传统的数字化身份具有以下痛点需解决:
1) 重复认证、多地认证的问题:例如,在金融场景下,同一公民去不同的银行开户需要分别进行KYC,用户体验繁琐,身份数据相互重叠,数据可能存在差异甚至冲突。多头建设的身份体系在浪费资源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数据共享和使用上的障碍,不同企业主体间的数据信息分别存储,无法综合利用。
2) 身份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用户身份信息散落在各个企业级的身份认证者手中,用户对自身信息的使用不够审慎,或者企业对用户身份进行信息验证都会引发身份信息的暴露,甚至对用户隐私信息造成严重侵犯。其次,用户身份信息在各家企业的服务器上存储,不同的企业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和措施强度不同,使得用户的数据泄漏是一个木桶效应的问题,任何一处被攻破,用户的隐私即被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维护成本昂贵。数据显示,欧盟地区,仅英国每年的身份确认成本已经超过33亿英镑,约等于290亿人民币。
3) 中心化认证效率和容错性问题:在传统的 PKI 系统中,数字证书是认证的核心,它由相对权威的 CA 机构签发的。一方面,这种中心结构可能存在性能问题,其涉及证书的所有操作,任务繁重,可能成为性能短板拖累效率,如庞大的已撤销证书列表的有效分发。另一方面,单中心的结构容易使其成为攻击的目标,一旦上级CA机构被攻破,则与之相关联的下级CA也会受到牵连。
在政策、技术、市场因素的共同驱动下,产生了一种新的数字身份形态——分布式数字身份,它用分布式基础设施改变应用厂商控制数字身份的模式,让用户控制和管理数字身份,通过将数据所有权归还用户从根本上解决隐私问题。数字身份系统是一种多中心化身份标识、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身份识别的统一范式。它由分布式身份标识(简称:DID)和数字凭证(简称:DC)两部分组成。
分布式身份标识是现实中自然人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映射,它主要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其作用类似于上述案例中的身份证。其背后会绑定链上账户,并且该账户私钥托管在数字身份系统中,且通过安全独立的智能合约对该链上账户进行管理。
单纯的分布式身份标识无法解决“在当前场景下我是谁”的问题。因此需要引入数字凭证的概念。
数字凭证是特定场景下对分布式身份标识的证明,该证明包含签发方对身份的描述信息和签发证明部分。描述信息即元数据部分,可由业务系统根据实际需要记录相关信息,如企业对员工岗位、入职时间、基本信息的描述;签发证明部分记录密码学的数学信息,用于验证该凭证的有效性。
提供上述数字身份功能的系统称为数字身份系统,其业务价值是对业务端提供链上账户管理、身份管理、私钥托管服务。
适用业务场景
数字身份适用于区块链链上账户的身份认证和基于该前提的派生场景。
跨系统互认
区块链技术常用于构建多企业主体组成的联盟管理,在这个业务场景中,每个企业保留本身原有的业务系统,但需要接入区块链网络共享业务系统数据。接入区块链网络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企业的业务系统的授权访问的问题。
企业作为构建区块链网络的主体,首先要注册数字身份,并彼此互认。
各企业员工作为业务流程的实际操作人,他们才是跨业务系统访问数据的主体,因此问题就转变成如何确定业务系统访问者的身份。为解决该问题,需要员工注册数字身份,并由所属企业为其签发能证明身份信息的数字凭证。企业可在数字凭证的元数据部分记录员工相关信息,如姓名、岗位、联系方式等(具体内容视具体业务场景而定)。
员工使用数字凭证去访问第三方系统,第三方系统可调用智能合约验证数字凭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而验证员工的真实身份。
多方数据确权
常见的场景有多方合同信息确权。合同数据上链时,同时为其注册数字身份。当需要多方对合同确权时,各方可为合同签发数字凭证,元数据部分记录确权信息。后续通过合同DID关联的数字凭证列表即可查询确权记录。
在多方数据确权的场景,需要将确权对象视作不可分割的整体,并赋予其数字身份,通过后续数字凭证的签发,即可将多个参与方与该确权对象关联起来。
链上对象追踪
数字身份不仅适用于人,同时也适用于链上对象追踪,如物流追踪。被追踪对象需满足以下条件: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分;有明确的生命周期;需表征其它主体与该对象的关系。下面以物流包裹为例说明。
物流包裹首次上链时注册数字身份,用以表征包裹本身。后续随着物流的流转,包裹会经由多个物流站点和多个操作员处理,每位操作员在处理包裹时需要对其签发数字凭证,凭证内元数据部分需记录所属站点、操作人、操作内容、时间戳、下个环节预告等相关信息。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杭州含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