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技术:黄金分割(上)
科讯网信息中心 牛文杰 编辑
2011年04月01日
现代研究证明,人体结构里也有不少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手长和腿长的比例、腿长与身长的比例、上躯体两乳头的连线和以肚脐为基点展开的横线,都正处于黄金分割线上,上躯体构成的长方形的1/3处,若以人的脸庞为一个长方形,双眼和嘴巴两条横线处于黄金分割线,即脸庞构成的长方形的1/3处,如果一个人的体型、脸型结构符合或接近上述比例,那么他(她)会显得健美、漂亮。有鉴于此,我们可以认为,黄金分割能成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联结因素,是其与人类长期实践活动形成的生理一心理结构协调的结果。
在视觉注意的范围内,被注意力指向和集中的少数对象,获得清晰、完整、深刻的反映,这个区域叫做注意中心;而另外一些事物则处于注意中心的周围,反映得模糊不清,但不是没有完全反映,这个区域叫做注意边缘。注意中心和注意边缘都在注意范围之内。电视是在固定的画幅内表现物体。生活中物体的形状,只有在电视画面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并和画框的各边线形成某种对应关系才能引起视觉的注意。构图最重要的是决定被摄体在画面上的形状,以及它们各自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和位置。电视画面构图就是按照人们视觉注意的规律,将主体安排在观众视线最易集中的画面部位。因此,黄金分割律给我们确定电视画面的注意中心提供了一个坐标。
电视画面经常有表现环境的远景和大全景,如海天一色、瀚海无边……这些镜头亦可反映人物的情感。地而和天空的交界处或水而与天空的接壤处,常常有一条平直的线条,这就是地平线。地平线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会明显影响构图的基本形式。地平线应处理在画幅的黄金分割的水平线上,己经成为定论了。如果地平线在画面中央,就很容易在视觉上把画面割裂为上下两个部分,破坏构图的完整性,垂直线条的处理亦是如此。当然,为了表现地而景物及其水中的倒影,地平线则安排在画面中央。
电视屏幕这个长方形的平而是由两对互相平行的边线构成的。这四条边线并不是静比线段,而是四条具有张力的线,因此,画平面实际上成为这四条线的作用力所构成的力场。实践表明,在4:3的电视屏幕方框中,运用“黄金分割”原理,可以得到四个视知强点,这四个点以A点的诱发力最强,依次B,C,D各点都有相应强度的诱发力。在这四个点上,都可以获得椅角之势,便于对画面各部分进行顾盼和照应。这些点都临近边缘的黄金分割点,容易获得开拓与均衡的视觉效果。有人认为,幅面的正中心(画幅中央)是画幅中最端正部位,它能不偏不倚最宜集中观众注意力,在画幅正中,也易于形成对称结构。不过,实际上人用双眼观看对象时,很难从正中顾及两翼,只有倚居隅才能轻松地纵览全局。根据同样的道理,我们还可以在这个方框中分割出不同的“优势注意”区域。它的最强优势区域在左上方,依次下来是右上、左下、右下。也有一些人认为:“人类在感知外部视觉材料时,对不同位置上的材料的感知是有区别的,那些处在视域右方的物体,总是更容易被感知一些。”虽然目前没有定论,但根据以上规律,在构图处理时,将主体尽可能的安排在视知强点和注意优势区域,可以获得最佳视觉冲击力。
这一规律对于电视画面不论是静态构图,还是抓取活动对象、进行动态构图,都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在电视画面的静态构图中,运用“黄金分割”的例子常见的有:
1. 人物在画面的空间位置,如新闻播音员的出镜。
2. 地平线、天际线、水平线分割画面的位置。
摄像技术:黄金分割(下)
科讯网信息中心 牛文杰 编辑
2011年04月01日
这一规律对于电视画面不论是静态构图,还是抓取活动对象、进行动态构图,都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在电视画面的静态构图中,运用“黄金分割”的例子常见的有:
1. 人物在画面的空间位置,如新闻播音员的出镜。
新闻播音员出镜除了播报少量口播新闻外,更多时候是播报新闻导语。我们会有这种体验,无论是坐在电视机屏幕的哪一侧,当然不能坐在背面,始终感到播音员的眼睛望着自己。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处理在视觉强点上,能够造成与众“面对面”的交流感。还有人物出镜的肢体比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音员常出的半身画面,其头颈部和其余部分的比例就是“黄金律”的关系。另外,注意中心的原理告诉我们,当一个播音员出镜时,并不是处理在画幅止中最强势,而是处在黄金分割的垂直线那样略微偏离画幅中心线之处,视觉效果更佳。港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由一个主播播音时,他大多出现在黄金分割线上,使右、左上方的黄金视点成为整个画面中最突出的部位。香港的翡翠台、本港台的新闻播音员都是出现在画幅中心线偏右或偏左的位置一空出的位置,另一侧则配上与新闻内容相关的画面,我们将其称为“导语画面”。“导语画面”在内容上形象地提示了新闻内容,在形式上则平衡了画面构图,播音员与“导语画面”的组合运用,反映了香港电视制作人精良的制作作风。总之,人物在画面空间的位置,以偏于一隅者为多,京剧艺术家对此有更切身的体会,出场时略偏舞台的中心比在正中央给观众的和自我的感觉要好。
2. 地平线、天际线、水平线分割画面的位置。
电视画面经常有表现环境的远景和大全景,如海天一色、瀚海无边……这些镜头亦可反映人物的情感。地而和天空的交界处或水而与天空的接壤处,常常有一条平直的线条,这就是地平线。地平线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会明显影响构图的基本形式。地平线应处理在画幅的黄金分割的水平线上,己经成为定论了。如果地平线在画面中央,就很容易在视觉上把画面割裂为上下两个部分,破坏构图的完整性,垂直线条的处理亦是如此。当然,为了表现地而景物及其水中的倒影,地平线则安排在画面中央。
在电视画面的动态构图中,也同样适用“黄金分割”的原则。我们知道,对视觉而言,活动的物体比静比状态的更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视觉强点上是静比的物体,而活动的物体安排在非黄金分割线上,就会导致互相干扰,观众的注意力或是涣散、或是混乱。所以,不是有意营造特殊效果的话,活动物体应处理于“优势区域”。当然,对电视画面的构图来说,探求的不仅仅是线条的处理法则,它是主体、陪体、背景、前景、光线、线条、影调、色彩和空白诸多形式因素有规律的组合。这些在长期社会劳动实践和审美实践中发现的组合规律,能通过生理机能引起人的情感活动,是电视画面的美学习惯性选择。
电视画面构图的规律主要有多样统一、平衡、对比、对称、比例、节奏、宾主、参差、和谐等。由于连续性的构图特点,电视画面构图时,不能着眼于单个画面,而要通盘考虑。柏拉图认为,美并不表现于事物的某一部分,而是永恒地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与它自身同一;亚里士多德认为,和谐是艺术的重要标准之一,艺术的各部分关系形成一定的比例和秩序,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能见出和谐。先哲的话告诉我们,多样统一、变化和谐、讲求节奏可谓电视画面构图的总体把握规律,平衡、对比、对称、比例、宾主、参差等是具体运用的法则。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杭州含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看到的,谢谢!